有一次,我在完成现场教练个案之后,一位刚开始接触教练技术的嘉宾问我:
“你为什么用封闭性的提问?教练不是不可以问封闭式问题的吗?”
当时我有点懵:“我用了吗?我自己都不知道。”
于是我好奇地问她:“为什么不可以用封闭式提问呢?”
她说:“教练不是只可以用开放式提问吗?”
我立刻惊呆了:“哈?做教练不可以用封闭式提问吗?是谁说的?”
在学习教练技术时,我们会被告知要多用开放性提问,但不等同于不可以用封闭性提问。非常感谢这位嘉宾的问题,也引发了我关于这一话题的思考。
惯性封闭试提问的背后,是封闭的思维方式
在开始学习教练技术的初期,不少管理者,特别是那些强势的、喜欢掌控的领导者,会把自己在工作中使用的模式带到教练过程中,以封闭式的问题来引导被教练者得出教练想要的“答案”。
封闭性问题,反应出的恰恰是我们思维方式的“封闭”。正是这些封闭性的思维方式,带来了封闭的提问,阻碍了我们的沟通。
当他们发现自己这样的习惯害人不浅,便痛定思痛,刻意苦练开放式问题,从“你和领导相处好吗?”到“你和领导相处如何?”,以开放式问题建立平等的沟通方式。开放式问题不具备限制性,让对方有更多的想象空间,给予对方畅所欲言、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把决定权交给对方,对方决定公开多少信息、思维及情绪,增进与对方的信任及亲密关系。这和教练工作的理念一致,发挥他人的潜能,因此我们会鼓励多用开放式问题。
在这个阶段,我们常常会进行基础的刻意练习,注意什么是要多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其中包括喜欢问封闭式提问,少用开放式提问这习惯。其实根本上,是要刻意去改変过去“封闭”的思维习惯。
封闭试提问到底“封闭”了什么?
为什么我们在教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封闭式问题的使用呢?
封闭式提问就是你把选项准备好,抛出来给对方选择。习惯高姿态、使用命令式管理风格及沟通方式的人,不知不觉地会用一些封闭式的提问,比如说:“行不行?可不可以?能不能?是不是?有没有?”。例如:这件事情是你决定的? 你和另一个部门相处好吗?或者是:你选择今天还是明天执行?你觉得A方案还是B方案可行?
这样其实就把范围限制住了,让对方在被限制的范围內作决定。对方只能回答“Yes”or“No”,“A”or“B”。
他人沟通的意愿;
他人独立思考的机会;
他人潜能的开发;
他人内心世界公开的机会。
所以,在教练过程中,从封闭式问题到开放式问题的改变是积极的,是往开阔的方向发展。
多提开放性问题≠封杀封闭性问题
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容易矫枉过正。在教练路上的初学者,一听到“封闭性问题”就觉得是犯错,如惊弓之鸟般,挑“封闭性问题”的错成为他们的强项,走到非黑即白的地步。
上面讲到的个案发生后,我回家很好奇地打开同事帮我整理的现场教练对话,看看在哪里用了封闭式的对话,确实发现问了一个封闭性问题。
被教练者是一位父亲,他提到说他上过正面管教课程,我问他:“你老婆有没有跟你一块学?”这句“有没有”就是封闭性提问。被教练者说:“她有跟我一起学。”我说:“这很好啊,夫妻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成长,还一起去学习,这很难得。”
我在这里用封闭性问题的出发点是收集资料。我反思了一下为什么当时这样问,我的出发点是开放、探索的心情,不是控制对话方向的出发点。
我做了近24年教练工作,教练技术已经融入到我的血液中,达到了以道御术的状态,剥离了固定的条条框框,把理论、认知和工具进行整合,把我的心、脑、腹融为一体,同时用SOS(Self自己-Others他人-Situation情境)去支持我的被教练者。
回想当时,我处在当下的教练状态里,跟着被教练者的状态、主题、情绪一起流动,没有刻意告诉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在我的心里,从来没有排斥封闭式问题。我认为在教练对话中,封闭式问题是有价值的,最主要的是看情景、看对方、看自己的状态。
封闭性提问的力量
史蒂夫·乔布斯是一位提问高手。我曾到苹果总部和一个在此工作十年的台湾工程师交流,他说乔布斯在电梯里会问:“你的目标完成了多少?”大家都怕遇上乔布斯,但是乔布斯就是用一个有力的提问挖走了百事可乐的总裁,令这总裁成功跨介转型。
大约在1983年,乔布斯特别钟意百事可乐的总裁约翰·斯卡利,希望挖走他,与自己共事。面对乔布斯伸出的橄榄枝,斯坦利思考了很久,考虑到种种原因,暂时还是不想放弃自己现在的事业,于是拒绝了乔布斯。
这时,乔布斯用了一个“封闭式提问”,说出了至今仍然被视为“最好的销售广告词”的话:“你是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希望获得改变世界的机会?”
乔布斯的这个选择式的提问触动到了斯卡利内心深处的东西,他瞬间被乔布斯这句话打动,于是选择离开了百事可乐,成为苹果的首席执行官。
后来,他和乔布斯一起创造了最棒的产品(第一部Mac)和最棒的广告(“1984”)。
记得2000年我在广州当区域总经理,请了一个勤奋的年轻人。一年后,随著业务的发展,我决定要他请一个下属,减轻他的工作量及储备好人才,但是我发现他沒有花时间去培养新人。
有一天,在大家下班之后,我决定和这位还在努力加班的男生谈谈。他说了很久,说他不是不培养,只是没有时间。我深知他的性格,是十分典型的九型人格中的6号(纠结的忠诚者),于是我问了一个封闭性问题:“你想多一个手下还是多一个上司?”
虽然当时我已经学习教练技术5年了,但我没有用如“你想职场发展如何?”这样的开放式问题。问完后,他表现出十分惊讶的反应,感觉内心被触动到了。我说:“你回去思考一下,明天回复我,让我做好人员安排。”第二天,他回来和我说:“昨晚上整夜睡不着,我决定要一个手下。”自此,他愿意花时间培养下属,后来从区域负责人到全国负责人,由大专生自修而成为本科生。
所以,封闭性提问在一些情景下是很有用的。如上面的例子,情景紧迫,乔布斯深知公司缺少资深銷售人才,用了AB二选一的“激将法”。我知道这年轻人不成长,会影响团队发展,同时对方总是不正面回答,与你兜圈子,我用了封闭式提问启发了他如何行动。在管理沟通及教练对话中,小心非黑即白,不要封杀了封闭性问题!
封闭性问题何时出马?
在教练对话中,客户在犹豫、纠结的时候,要做一些很困难但是很重要的决定的时候,我会给出对方A或者B,收窄思维,不要被太多元素所干扰,让对方有勇气去跨越自己的舒适地带。这时候的封闭性问题会给他一种力量,像在沿崖边,教练后面推对方一把,体验更具挑战的机会。很多人说封闭性提问可以用在在教练对话的最后环节行动计划中,我是认同的,因为这是对话的结束,也是对话的关键时刻,是要付诸行动的时候。这对一些人来说是恐惧、害怕的,所以封闭性的问题限制了把他们过于发散的思维聚焦起来,让他们拿出勇气去直面挑战,所以封闭性的提问是有优势和有价值的存在。
同时,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问“对”的封闭性问题,是建立在对情境和被教练者精确深刻的洞悉上,就像一束光,直接照进内心,或者按下被教练者内心某处一个落灰的动力按钮,又开动了一部他自己都未曾发现的马达。
这样的封闭式问题也起到了“前馈”的作用,对被教练者的未来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同时,封闭式问题也可以在教练对话的开始及过程中使用。有时候我问了一个很辣的问题,对方在迟疑回答还是不回答,我也用遇到一个封闭性的提问:“你可以现在回答,或者待会儿才回答?”让客户自行选择,给对方一个台阶下。
从刻意练习到全面融合
我们做教练要懂得整合,并不是非黑即白。教练在某些情景及客户的状态下,可以用封闭性的问题,就如教练也可以做顾问、做辅导员,只需要教练自己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知道其利弊,增加教练的弹性,提高教练融合能力。
同时,当教练问了太多开放性问题,也可以问一两个封闭性问题,问了太多封闭性问题,教练立即自觉地去问开放性问题,让教练对话更多姿多彩,不是墨守成规。
本文作者:吴咏怡教练
感谢李欧教练支持修订文章
李欧教练|拓思PCP15期学员|北京外交人员房屋服务公司人事部副主任|培训师|9年人力管理、培训、人才发展|4年外交客户关系管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士
感谢周育楠教练支持修订文章
周育楠教练,拓思PCP14期学员,ICF会员号:9200402| 南舟教练工作室创始人 | 清华大学、多伦多大学硕士|初新文化联合创始人 |女性成长品牌Happy Mom Union品牌发起人
作者:吴咏怡教练
音频:吴咏怡教练
主编:宋一凡教练
编辑:张小艳
【干货分享】
[今日互动]
你怎样运用封闭式提问呢?
欢迎在留言区评论交流
【合作】
邀请吴导演讲、合作等
请联系市场部负责人
电话/微信:18025415334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吴咏怡企业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