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型导师
吴导有一个经典问题:“面对死亡,你将如何选择?”
当吴导面对偶像的英年早逝,她的选择是辞去外企高管的职位,毅然投身助人、育人的教练行业。吴导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比她更厉害的教练型导师,让她一手创办的拓思,将愿景、使命、价值观传承下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吴导始终持续学习(目前博士在读),不断为课程充实更多丰富的内容,同时研发更多新的课程,帮助每位致力于在教练行业发展的人,可以选择在适当的“拓思台阶”起步,抵达更高的位置。
本文来自与吴导本人的对话,让我一起聆听她亲自讲述自己23年摸索“教练型导师”的心路历程。
吴导,能不能先来讲讲“拓思台阶”?
好啊!这张图显示的是拓思在教练行业纵深培养人才的阶梯,先学做被教练(PCP第一阶段U1),然后学做教练他人(PCP第二阶段U2)再来是学习在组织中引入教练技术(CCCP)或做指导教练和总教练(Mentor Coach 丶Head Coach)培育更多教练型领导者,再之后是学如何讲授教练课程(TCTP.S/L)。当然,当获得了教练型导师这一综合能力,更加可以在教练项目的运营上继续纵深发展,选择成为项目合伙人及拓思的股东,与一班志同道合者一起生命影响生命。
原来这些课程之间有这样的关联,对于教练行业来说是很全面的人才成长阶梯了。吴导,我得问一个特别小白的问题,“教练型导师”是什么意思?和教练有什么关联呢?
(MCC吴咏怡——在今年印度APAC会议作分享嘉宾)
这是个好问题。先说导师,如果说“引导师”是引导流程完满完成,“培训师”是将知识传授给学员,“导师”就是引导师+培训师+以自己身体力行去把自己相信的价值观传播出去的人,那么“教练型导师”(Coaching Trainer)就是综合了以上所有,通过教练式的引导,用外在的知识和内在的信念令到学员“走心”,以这种方式去影响一个愿意“自我突破以致自我重塑”的群体。
教练有一对一的形式,如高管教练,也有团体教练(group coaching)丶团队教练(Team Coaching),会一对六位丶八位,甚至十位客户。而教练型导师服务的人数一般会多于十人,他们更关注团队的状况及发展,更具有全局观。除了用自己的教练式领导力去带领学员,关注自己和学员的互动,还要关注学员之间的互动及团队关系的起伏。这不止知识的传授这么简单,而是要关注学员往內学习的动力丶意愿及启示。
嗯开始懂了。那吴导是如何成为教练型导师的呢?
(MCC吴咏怡)
对我而言,我不是刻意成为导师,只是顺势而为。
1996年10月,我加入体验式培训行业,专注自己的强项,做业务发展(Businessdevelopment)的工作。2000年,我担任广州办事处总经理,做策划者,准备好学员丶培训场地丶物资,让导师们安心讲课。当面对导师突然无法来到广州,我的选择是硬着头皮上,对已经安排好时间来上课的学员负责任。也就是从此,我增加了导师的角色,开始星期一至四做管理者,星期五到星期天做导师。
本着负责任丶承担的初衷吧,没有人做,只能自己来做!本来只想发挥我业务发展的优势,没有想过要踏上舞台,因为当时我的公开演说能力极差,害怕公开演讲。导师这角色一直以来不是我向往的,反而甘心做幕后人士。
这个经历还颇有些传奇色彩呢!您能不能多讲一些作为导师的经历呢?比如曾经发生的最失败和最成功的事情?
(MCC吴咏怡TCTP讲课)
最成功的是近期在课堂上的现场教练越来越好,自己也觉得自己很厉害,神来之笔,很自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越来越深入,和学员一起走入不同的时空,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十分享受。
最失败的一次当然就是2000年在广州,学员不上课,要求换导师。我的师傅第二天来救场,令我换了一个角度去看导师的角色和能力与自己现状的差距,结束后痛苦了一个晚上,躲开被窝里,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第一天的表现及结果,实在丢脸,不敢去见人,不愿意和团队吃晚饭。
原来吴导成为“麻辣师太”也是经历了涅槃的过程。想问问您,在成为教练型导师的路上有什么样的感悟?
朱岩松、洪波、黄怡琴、ACC楼红梅、郑玫)
我觉得成为导师是一条强迫自己成长、激发自己潜能、逼迫自己持续进步最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持续学习,持续遇上努力上进的人才,双向赋能,双向学习。学员不断提高,作为导师的你,要取得要求越来越高的学员的信任,那么知识更新就要快。很多时候,无法和年轻学员比速度,而是让自己更有深度、广度、远度及跨度。
作为教练型导师,站在舞台上作为带领者,影响众多生命!如果说教练的工作对于被教练者的影响是“加分”与“减分”,那么做教练型导师,就是“乘”与“除”的工作,因为教练型导师影响的是影响更大的团队的人。
做教练型导师真是需要超强的综合能力呢。具体说来,您认为什么类型的人适合做教练型导师?需要哪些能力素质呢?
(左起:ACC郭云斗,彭湘宁,ACC郑晓岭,ACC姚莹,ACC欧阳献,MCC吴咏怡,ACC欧阳慧,ACC徐丹,ACC高妍,陈莹,ACC黄凌)
首先,要具备成为优秀教练的六大元素。
在这个基础上,要是有意愿以导师角色去推广教练技术、教练文化的人,愿意把教练技术融合进自己讲课技巧的人,敢于承担“乘”及“除”的责任及后果的人,绝对是一个敢担当的人。
连我这样矮小身型丶恐惧演讲的人都可以,我认为没有什么人不可以的。我培养过不同性格的人成为导师,他们的自信、意愿及目标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相信自己,以高意愿去做“生命影响生命”的工作,以高要求帮助自己及他人成长,以使命召唤去完成自己不同阶段的目标。可以慢,但不可以停。做教练型导师是一个教练技术的实践者,以身作则、学以致用、不断修炼。
(MCC吴咏怡TCTP讲课)
教练型导师不是在台上讲完就算数,我会做前、中、后期的全过程管理。“前”是课前了解学生的背景、学习需求、企业的渴望,区分渴望与需求能否达到,是否真实。“中”是课堂上我会不断检视多方人士的需求及渴望有否被满足。“后”是课后我还会进行自我反思丶听取他人的反馈,寻求下一次的进步空间,同时关注学员学习后的自我总结、行动及结果,确保学员的知行合一。作为导师是团队的管理者、领导者,品德和梦想永远比能力更重要。
嗯,能力、品德、梦想一个都不能少。在您看来,教练型导师未来在中国将有怎样的发展呢?
(ACC廖秉信)
前途一片光明,因为市场需求量很大。
在VUCA时代,人们已经不是需要传统只是传授知识及经验的导师,他们需要鏡子,需要以人为镜而知道其得失的导师,他们想从知道到做到的顿悟,促进他们知行合一的带领者。
传统导师是说得多,教练型导师是听得多,能支持学员有所感悟、顿悟,促进学完以行动去证明上课的价值。
希望通过我的经验、理论基础及督导,培养更多优秀的教练型导师。
在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很多旧有职业在消失,也有很多新兴职业不断涌现。MCC大师级教练吴咏怡女士经过24年在体验式培训行业的摸索,发现了满足企业和组织发展的新需求——教练型导师。是能力更在品德,是意愿更要梦想,是当下更向未来!
“麻辣师太”亲授“武功秘籍”,就问你学不学?
TCTP 3S 2020年2月1日——4日
TCTP 4S 2020年8月8日——11日
特别感谢 采访教练
【猜你喜欢】
第5期《教练人物志》之季帆 | 教练传播大使的自在人生
【思享荟】初出茅庐—“M1教练之道”讲课之心得体验
拓思导师|欧阳慧:与教练技术的不解之缘
【第三期教练型导师计划】|MCC大师让你拥有未来武器
【往期精彩回顾】
【合作】
邀请吴导演讲、合作等
请联系宋一凡教练
电话:15210565305
微信:yifanwanzi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吴咏怡企业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