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C早读 | 怎样问出“美”的问题?大师级教练与你共探“提问”之美
教练是一门艺术,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流动,美妙,未知,直摄灵魂,艺术所具有的特征在教练中展现无遗。在一次次与人共舞的过程中,我时常被教练的艺术之美所震撼,这也是我对教练如此着迷的原因。 如果把整个教练过程比作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那么教练中的每一个元素也是“一花一世界”,都是艺术的一部分。今天我想讲讲教练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提问”这朵艺术之花。 很多人问我:“你的现场教练让人很难忘,你是怎样问出那些问题的?”对于别人来说,我所问的问题也许看起来很“难”、很“辣”、有力量、出人意料。而对于我来说,问出这样的问题是教练的当下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 我根据自己原创的CDCA的教练四个步骤设计了20个问题,每个步骤都有五个问题,这些都是方便初学者模仿及练习,有框架地开展教练式对话。在23年的教练经验之下,这个框架已经融入到我的血液中,十分自然、无痕迹地运作,在他人眼中,好像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固定的理论体系让我按部就班地去发问,而我所追求的提问的最高境界,是问出“美的问题”(beautiful questions)。 什么是“美的问题”?是让人感到很舒服、很享受、很动听的问题吗?在我看来,并不是。我把Beautiful(美)分解成了三个词:Difficult(困难的)、Challenging(挑战的)、Powerful(有力的)。这三个词加在一起,就是我所认为的“美”。 我想用三个案例来进一步阐述我所理解的“美的问题”。 案例一:困难性问题,让她从“女强人”变成“女人” 有一次,我与一位企业高管客户进行一对一教练中段检视(在教练的中段进行复盘总结),在场包括这位高管的上司、我的被教练者、人才发展部专员共三位企业人员。这位高管是一位美国女性,在这家生产型企业工作三十多年,在国内工作十多年,干练且果断,我和她合作过一次,为她的一个高管做一对一教练一年,她十分满意。这次是第二次合作,教练她手下的高潜人才,我们一直保持十分“专业”的关系,只谈工作。我们的中段检视会议本来计划不是这个时间开展,因为这位高管的丈夫身患癌症,她要尽快回美国,所以将会议提前。 在会议的前半段,我们按照计划对前半段教练进行检视,这位高管展现出的仍然是一直以来的风格,简洁、干练、强悍,但从她的话语和表情中,我还是感受到了一丝微微的不舍。我的直觉告诉我,丈夫患病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不管是家庭还是事业,也许都面临着巨大的改变。而这个冲击是她深藏在内心,不愿意公开的。于是,在会议的后半段,我以关怀的语气问了她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知道这次你回美国是因为丈夫的健康,你还会回来吗?” 这时,我从其他人的表情上看到他们的震惊,因为这个问题大家都有意回避,不敢去问。而在听到这个问题的那个瞬间,这位高管好像顿时卸下了身上“女强人”的铠甲,变成了一个柔软的“女人”。她眼圈微微发红,有些哽咽地说:“我不知道我会不会回来,我不知道他离开之后我需要多少时间康复。” 她不停地分享她的内心感受,长达五分鈡之久,把压抑很久的情绪释放出来,深深感受到她对丈夫的爱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当时会议室里很安静,我们三个人专注地听她的分享,但都在默默地传递着爱与关怀。这位高管的真情流露让大家看到,除了强势,她还有感性的一面。而在那个时刻,冰冷的公司会议室好像也变成了一个充满着暖意的房间,人性的善意、包容和关怀,让每个人都感到温暖。 对于我来说,“你还会回来吗?”这个简单的问题就是美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难,因为在回避死亡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人愿意去触碰这个话题。同时,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因为它直抵内心深处,让这位高管思考她的人生中将会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而这个问题也是有力量的,它触及到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让人愿意卸下铠甲,展现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案例二:挑战性问题,直击高层管理者内心之痛 我在成都的一次现场教练中,教练了一位高管。他跟随一家民营企业成长,从0到1,经过了十二年的时间,现在感觉遇到了瓶颈,自己的价值不被认可,希望我帮助他突破职业瓶颈。 他说:“我在这家公司工作了十二年,他们不让我进董事会,参与公司重要战略决策,我在考虑是否要离开公司。” 我听到他这样讲,有一个感到好奇的点:为什么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了十二年,还没有进入董事会?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的话,我20多年前陪同一个创业公司开业,常常义无反顾地以义工身份去支持企业生存及成长,非常努力。一年之后的一天,我接到了董事长的电话,邀请我成为股东,如果一个人真的够拼搏,别人一定会看到他/她的价值。 于是我问:“你在这家公司工作了十二年,没有进董事会,是什么原因?” 他说:“他们没有邀请我。” 我接着问:“为什么没有邀请你?” 他说:“他们看不到我的价值。” 我问:“你在这家公司全力以赴的程度,1到10分,是多少分?” 他沉默了一下,说:“5分。” 我又问:“你知道董事会怎样看你吗?” “不知道。” “你会去问他们吗?” 他又开始沉默。最后,他说他会回去问董事长,听取可以改进的反馈。 在我的提问之下,我感受到了这位被教练者内心的痛。在他的内心,有一些连自己都不愿意面对的东西。他把自己所遇到的职业瓶颈归结为外部原因,认为别人不认可他的价值,而在面对我所提出的问题时,他开始审视自己。 问出让被教练者感到“痛”的问题是很难的,是对教练和被教练者的挑战。但是,在我看来,“美”和“痛”就像是双生儿一样,在人生的道路上,结伴而行。真正的美,一定是伴随着痛的。但往往,人们只喜欢蝴蝶美丽拍动翅膀的样子,而不喜欢它脱下蛹壳慢慢蜕变的过程。为什么?因为我们喜欢舒适,不喜欢痛苦,喜欢美,不喜欢丑。很多人天天打鸡血,只谈成功,不看失败,其实在这背后,他/她并不接纳负面的自己,这是伪的正能量。真正的正能量是痛并快乐,接受负面的自己,与内心的“小鬼”共舞,接纳真正的自己,穿越痛苦,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案例三:力量性问题,让中年男人回归爱的初心 我在一次现场教练中,曾经教练过一位五十出头、临近退休的男性,他居住在沈阳,是一位公司的高管,他近日常常为一件事情感到焦虑,他的太太和他差不多年龄,他太太一直经营贸易公司,要转型去建立工厂,资金与营运压力巨大,他则认为已经到了接近中老年的阶段,没必要再“折腾”,想不通太太为什么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 在他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了他的很多情绪,担忧、不满、焦虑、抗拒。他不理解妻子的做法,不同意也不支持她的做法,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他对太太焦虑不安的状态感到担心,因为太太近日的睡眠质量下降很多。 在听他讲完之后,我看着他,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爱你老婆什么?” 他当场愣住,回答了别的,回避了我的问题。对于一个五十多岁的东北男人来说,在大庭广众之下回答这个问题,真的不容易。我耐心听他说完,我再重复这个关键问题,他知道无法再逃,于是说:“她对我很好。”他慢慢地说,“我过生日的时候,她会很有创意,找朋友来帮我庆祝,平时也很关心我,很贴心,她很爱我。” “以前她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怎么和她相处?”我接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