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C早读 | “沉默”是一个美丽而深邃的空间
曾经有学生问我:“教练是不是一定要很能说?” 我回答:“作为一个优秀的教练,和‘能说’比起来,‘不说’更重要。” 沉默,是我在教练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我用沉默去启发、打开、触碰客户的思维,去让客户更立体地去了解自己,与他们共创更加宽广的对话空间,令其自由而深入地探索自己的答案。对于我来说,“沉默”是一个美丽而深邃的空间,在这里,情感自由地流动,心灵之门慢慢敞开,沉睡的智慧之神苏醒过来,压抑已久的泪水倾泻而出。虽然没有话语的交流,但我视之为充满力量的时刻。 什么是“沉默”?沉默只是不说话而已吗?要在什么时候沉默?怎样恰到好处地沉默?这是学生们经常会问我的问题。对于经验尚浅的教练来说,沉默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他们总是感觉需要说点什么,因为他们担心被教练者觉得自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在初学教练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在经过了二十几年的磨练之后,现在的我非常享受教练过程中沉默的时刻,我把它看作是我和被教练者共同向内探索的机会。在教练的过程中,沉默是非常珍贵和有价值的,因为它是被教练者内省和学习的过程。通常,恰到好处的沉默会让被教练者获得独特而深刻的体验。 几年前我曾在台北教练了一位企业高管。这位高管在一家公司投入了十八年的年华,由小职员一步步走到核心管理团队。但是,她目前正考虑离职。她不断诉说自己的老板如何无能,不会做决策,这个曾是她偶像的企业家,现在已变成不能信赖的领导。在对话中,我感受到她对这位企业家的不屑和她的自负,可是,她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委屈与郁郁不得志,她感慨老板的无能,担心自己的青春投资落空,所以纠结于是否要独自出来创业。她认为,凭借自己十八年的经验及累积的人脉,一定可以闯出自己的天地。 听完她的叙述后,我问了她一个问题。她听到这问题后,脸上露出惊诧的表情,我没有继续提问,而是看着她,保持沉默。当时整个房间很安静,我们都没有说话,我看到她的神情由惊诧转为沉思,似乎有很多情感在内心深处涌动。我依然保持安静,允许她的思绪和情感在开放的空间里自由流动。大约三分钟后,我看到她的泪水一滴滴地流下,听到她坚定地说:“我明白了!”“明白了什么?”我问。“我看到了我的自负,”她说,“也许我可以找董事长坦诚地谈一下。” 我当时问的问题是:“你有想过和你老公离婚吗?”在一直讨论职业话题的中间,我突然这样提问,让这个出人意料的问题冲击到客户的思维,所以她会一时语塞。但是这个问题也把她的思维打开,让她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自己的问题,自负不只是出现在工作上,在生活和家庭中也是如此。我先用提问的技巧去引入,接着用沉默的力量为客户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进行思维的延伸,让她更多、更深地看到自己,为自己解开心结。 对于这位客户,我心中有自己的演绎,但是选择闭口不语,而让客户自己去探索、去回答。因为通过自己的口说出来后,她会更深刻地记得,会更深入地反思,通过沉默的体验去发现问题的真相,她会更有意愿去面对问题,更有行动去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验证我的演绎是否正确。 这位客户的悟性很高,她很快就自己找到了答案。在我们的教练对话结束之后,她以谦卑的态度主动找董事长进行开放、坦诚的沟通,充分了解董事长的战略战术后,放下了批判的眼光,快速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并积极配合公司发展。而这种积极的转变完全得益于那三分钟的沉默,在有力的提问之后,沉默以一种更加深厚的绵延之力让她回到内心,看到在自负和批判的掩盖之下真实的自己,就是这样的力量,让她做出了改变。 沉 默 之 “道” 要怎样才能做到适宜的沉默,与客户共同创造向内探索的美妙空间呢?在沉默的背后,有三个关键词:勇气、信任、忘我。 01 沉默是勇气 我们在日常的对话中,经常怕“冷场”,觉得没有人说话的时候气氛会很尴尬,所以总是想找各种话题填补这种空白。对于教练来说,也会有类似的情况。有些教练属于善于表达、乐于分享的类型,喜欢表达观点,似乎说得比客户还要多。这背后的信念是“我比你强”,此为自负。也有一些教练老是担心客户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会一直想要问出好的问题,去争取客户的信任,在沉默的时候感到害怕,怕客户以为自己不知道该说什么,此为自卑。不管是自负还是自卑,由此导致的对沉默空间的破坏,都会让教练失去和客户平等、互相信任的关系,一步一步走入竞争或迁就的关系了。 而在自负和自卑的背后,都隐藏着恐惧。怕自己不够好,怕遭到否定和质疑,在恐惧的驱使下,总想要去“控制”局面,把教练对话放在“安全”的框架里,不允许任何“意外”的发生。而在我们与客户共舞的过程中,一些“意料之外”恰恰就是最美丽的时刻,只有当我们有勇气放开控制,去勇敢地允许沉默的发生,这些美丽的意外才会不经意地从沉默中破土而出,开出灿烂的意识之花。 有时,沉默意味着对更深痛苦的探索,这需要教练有勇气和被教练者共同承受生命之“重”。在我的一次课堂上,一位学生坦诚地公开她和爱人正在经历的极度黑暗的时刻,双方都饱受折磨,但不知如何突破。我听着她的诉说,用眼神传递我的关切和理解,用沉默营造出安全的空间让她倾诉。那时整个教室有几十个人,所有人都在静静地听她讲话,感受着她话语背后的痛苦和无奈。令人无法承受的锥心之痛在那样一个私密又开放的空间被听到,被理解,似乎失去了它的重量,而当这位不善于表达情绪的学员最后说出“我很愤怒”,泪水喷涌而出的时候,我看到了她与内心受伤的孩子相拥而泣,这就是有勇气的沉默所带来的力量。 02 沉默是信任 人们常常说“名师出高徒”,但我一直认为是“高徒出名师”。在我二十几年的教练生涯中,我接触过上千个客户,我在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看到了闪耀的光芒。我一直坚信,客户永远都比教练厉害,他们自身具有无限的潜力和资源,教练的使命是帮助他们去发现这些内在的宝藏。而关于这一点,我也不断在我的实践中得以印证。 在我的一次课堂上,我教练了一位继承父亲产业的女士。那时她正在经历事业上的低谷,觉得父亲不信任她,不委以重任。于是她自暴自弃,辞去公司职位,和父亲的关系也到了冰点。在整个教练过程中,我一直秉承着“看人之大”的信念,我相信她有很强的自省能力,坚信她可以自己找到答案。所以,我没有说很多话,而是给她足够的空间去倾诉。在教练进行到最后的时候,她说出了最近和父亲发生的一个争执,父亲骂了她,后来又给她打电话道歉。我问她:“感觉怎么样呢?”她沉默。我微笑地看着她,我并不知道答案,但我知道她自己有答案,所以耐心地等待她寻找答案。然后,我看到外表看起来很强的她有所动容,好像内心某一处温柔的地方被触动了。她说:“我也许可以找爸爸谈一谈。”在那一刻,我感到她放下了偏执,对父亲的爱又多了一份理解,也愿意放下骄傲去和父亲做心对心的交谈。在我用信任所创造的沉默空间里,人性的美和善展露无遗。 03 沉默是忘我 我一直告诉我的学生,客户是主角,教练是配角,我们要做好配角的角色,让主角在主场充分发挥。但在实际的教练中,很多教练都把角色颠倒了,自己成了主角,让客户成了配角。夸夸其谈,咄咄逼人,僵化死板,急于给建议,教别人怎样做,这都是把“我”放得太大的表现。当教练的“我”变得很大,客户就自然变得很小,别说沉默的空间,就连倾诉的空间都被挤压得只剩一点点。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是“谦卑”,就是要把自己放小、放低一点,这样才能给别人足够的成长空间。 我自创办自己的教练培训机构以来,做过很多次公开的现场教练。很多学生问我:“你在那么多人面前做教练,不怕失败丢脸吗?”我听到这样的问题,通常都是哈哈一笑,说:“我是打不死的小强啊!”我在年轻的时候,也经历过自负的阶段,那时把自己看得很“大”,很了不起,不愿接受负面的评价。而在几十年的人生历练中,我慢慢看到了自己,全然地接纳自己真实的样子,那个自大的“我”也慢慢变小了。当我能够忘记“自己”的时候,我更能享受沉默,因为在这样的时刻我没有恐惧,没有怀疑,没有自负和自卑,只有全然的关注和耐心的等待。当教练的“自我”消融的时候,客户的世界会更加宽广和自由,他们能够畅快地呼吸,任思绪和情感无所限制地流动,这是一个生命能给予另一个生命非常宝贵的体验。 沉 默 之 “术” 在教练的过程中,沉默可以创造两个短暂的虚拟独立空间: 1)让被教练者有独处的时间与自己对话、思考和向内看,从而让他/她思考之前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回忆过去的事情、发现自己的盲区,促使他/她往更深、更广、更远去看。 2)让教练有时间思考,调整自己的教练策略或情绪,观察被教练者的反应和情绪,从而区分自己的想法和假设。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使用沉默这项技术呢? 首先,教练需要与被教练者建立一定的信任度和亲密度后才可以适当地使用沉默。如若过早使用,客户会把“沉默”误以为“无语”,以为教练没有能力去支持他们,这反而会降低客户对教练的信任和信心。与沉默不同的是,无语是指教练迷失了方向,不知如何继续与客户对话。因此,如果使用沉默,教练不能心急,必须要在客户足够信任的基础上适当使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第二,沉默往往会发生在“美丽的问题”之后。我在上周的早读中阐述过,美的问题有三个特点:Challenging(挑战的)、Powerful(有力的)、Difficult(难的)。这样的问题会冲击被教练者的思维,教练需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允许他们在有力的提问之后进一步地思考。如果是不痛不痒的问题,被教练者没有深入思考的契机,刻意沉默反而会弄巧成拙。 第三,沉默可以用在有力量的反馈之后。当教练给予很辣、一针见血的反馈之后,被教练者会震惊,可能会感到冲击或是恐惧,因此需要时间回魂。在我的一次教练中,我给予了被教练者一个直接的反馈:“听到你这次的离职的意向比之前強烈很多!”在反馈之后,我保持沉默,等待被教练者做出回应。这个反馈触到了他的思维盲点,是他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从触动、震惊,再到思考,这需要足够的时间。 第四,在了解被教练者的性格特征之后,沉默可以适当地用于不同的性格。 我在面对被教练者时,通常会从整体去观察他/她可能属于九型人格中的哪个型号,包括语言表达的方式、回答问题的特点、声音、肢体语言、眼神等,然后根据该型号的特征去选择沉默的时机和方式。在一次课堂上,我教练了一位学员,在互动的时候,她说自己是“外冷内热”的人,随着进一步的交谈,我根据她的整体特征判断她疑似4号,同时问一些关于4号的假设性问题去验证我的判断。4号人格的特点之一是需要自我反思的空间,因此,我在适当的节点,停止发问,用沉默的力量让被教练者进入了自己的世界。我用沉默给这位被教练者一个“内心戏”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停下来感受自己当下的情绪,去思考被启发调拨到的不同视角,去尝试正视自我的盲区。和其他型号相比,我会给4号的被教练者更长的沉默时间,这样他们就能在沉默中看到更深的层面,与自我进行充分的对话。 同样地,对于其他型号的人格,沉默的目的和方式也都会有所不同。例如,3号在意自己的形象,需要沉默的时间思考公开哪些部分给别人听。5号的思考和逻辑分析能力较强,需要时间在头脑中充分思考之后再回应。 沉 默 过 久 如 何 处 理? 在实际教练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常会面临教练和被教练者一起保持沉默很久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发生时,我会把选择权给到对方,比如说出去喝杯水或去洗手间,然后回来让他们告诉我答案。回来后,若客户依然沉默,我会主动叫停,让他们回去继续思考,并约定下一次教练对话时回复。同时,教练也可以用问题了解对方在沉默中的思维状态,可以如下提问: – 你是对我不信任,所以不说? – 你觉得我不理解你,所以不说? – 这个问题太复杂,不知从何说起? – 你认为现在不是时候去公开自己的想法? – 我是否需要把问题再讲一次或是修正一下,让你更明白如何回答?…